一、哪些介质必须禁油脱脂?
根据GB 16912《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》、ISO 14112等标准,以下7类介质接触的阀门必须强制脱脂:
介质类型 | 爆炸风险原因 | 典型行业案例 |
氧气(气态/液态) | 油脂在高压纯氧中自燃(燃点下降90%) | 钢铁、空分、医疗供氧系统 |
氯气/氟气 | 与油脂反应生成爆炸性氯化物 | 化工废水处理、半导体蚀刻 |
臭氧 | 强氧化性加速油脂分解引发明火 | 饮用水消毒、工业废气处理 |
高纯氮气/氩气 | 油污导致精密设备污染(如晶圆) | 半导体制造、光伏面板镀膜 |
液氢/液氧火箭燃料 | 极端温度下油脂硬化引发密封失效 | 航天发动机推进系统 |
环氧乙烷 | 油脂催化聚合反应导致管道堵塞 | 医疗器械灭菌舱 |
过氧化氢 | 油污加速分解引发压力骤升 | 造纸漂白、污水处理 |
二、禁油脱脂标准工艺流程(6步法)
第一步:作业准备
人员要求:操作工需持有《工业清洗作业证》,现场设置双人复核岗
环境管控:
1.独立封闭车间,湿度≤40%,温度20±5℃
2.配备防爆型通风系统(换气次数≥12次/小时)
3.使用铜制工具(防止静电火花)
第二步:预处理
1. 解体阀门:拆除阀杆、密封圈等非金属件(单独清洗)
2. 机械打磨:用120目氧化铝砂轮去除阀体内壁毛刺(粗糙度Ra≤0.8μm)
3. 初检筛选:紫外线灯(波长365nm)照射,标记油污荧光区域
第三步:三级脱脂清洗
阶段 | 清洗剂 | 工艺参数 | 去除目标 |
初级清洗 | 碱性脱脂液(PH12) | 60℃超声波清洗,40kHz,30min | 去除90%以上油脂 |
深度脱脂 | 全氟己酮溶剂 | 真空负压循环冲洗,15MPa,2次 | 清除μm级油膜 |
终极净化 | 超临界CO₂ | 35MPa,50℃,持续90min | 渗透复杂流道死角残留 |
第四步:漂洗检测
1. 酸洗钝化:硝酸(20%)+氢氟酸(3%)混合液浸泡10min,形成钝化膜
2. 无纺布擦拭:用经溶剂浸泡的聚酯纤维无纺布擦拭内壁(禁用棉布)
3. 黑光灯复检:LUYOR-2130紫外线灯照射,无荧光反应为合格
第五步:干燥封装
氮气吹扫:用露点≤-40℃的干燥氮气吹扫阀体,流速8m/s,持续5min
真空密封:将阀门装入铝塑复合膜袋,抽真空至-0.1MPa后热封
贴标追溯:附二维码标签(可查询清洗记录/操作员工号)
第六步:验收标准
检测项 | 标准方法 | 合格指标 |
油脂残留量 | ASTM E2317红外光谱法 | ≤0.1mg/m² |
颗粒物 | NAS 1638污染度检测 | Class 6级(≥5μm颗粒≤32个) |
含水量 | 镜面露点仪测试 | ≤-40℃(常压) |
禁油脱脂不仅是技术规范,更是对生命的敬畏。每一道清洗工序的背后,是无数事故教训铸就的安全底线;每一份检测报告的签署,是企业对产业链的郑重承诺。